【个人信息】
姓名:王浩
班级:车辆212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毕业去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
【车院人名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车院人荣誉】
1. 2022至2023年担任队长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
2. 2022至2023年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
3. 2021年获得新生优秀奖学金;
4. 2021至2025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
5. 2021至2025年获得“蓝恩.恩卡普”奖学金两次;
6. 2021至2025年共获得二等、三等奖学金八次;
7. 2024年获得东风奖学金;
8. 2023年获得帕菲特奖学金;
9. 2021至2024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两次;
10. 2024至2025年获得“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11. 2023至2024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12. 2023至2024年获得“优秀导生”称号;
13. 2023至2024年获得“优秀楼层长”称号。
【大学感悟】
站在毕业的门槛回望四年大学时光,那些曾经笼罩我的迷雾如今已渐渐散去。记得大一刚入学时,我对“车辆工程”这个专业名称充满敬畏与陌生,不知道那些机械制图、材料力学与未来职业生涯有何关联。每当走进实验室,看着复杂的汽车零部件,我总忍不住自问:“这些知识真的能在未来用上吗?”迷茫如影随形,甚至一度让我在课堂上心不在焉。
转折发生在大二那年。一次偶然的校企合作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本地一家汽车制造厂。当看到工程师们运用我们正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那些枯燥的公式突然有了生命。我开始明白,迷茫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停滞不前。回到校园后,我主动联系了几位专业课老师,向他们请教专业发展方向;加入了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在学长的带领下参与实际项目。渐渐地,那些分散的知识点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形成网络,我看到了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
大三时,我决定挑战考研。这个决定并非出于逃避就业,而是希望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备考的日子单调而艰苦,每天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有时深夜合上书本,望着星空,不确定这样的付出是否会有回报。但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大二时那个在工厂里豁然开朗的瞬间——坚持本身就是意义。虽然最终未能一志愿上岸,但这段备考经历却让我收获了比分数更珍贵的东西:系统梳理了专业知识体系,培养了持续学习的能力,磨砺了面对挫折的心态。
如今即将毕业,我不再是那个对专业充满怀疑的新生。大学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是:迷茫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当我们停止追问“为什么”,也就停止了前进的可能。那些看似没有直接答案的困惑,恰恰推动我们不断探索、实践、验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就像一艘航行在浓雾中的小船,只要保持前进,终会看到前方的模样。未来的道路或许仍有迷雾,但我已准备好继续前行——因为我知道,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药。
【青春寄语】
人生最关键的不是苦苦等待,而是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