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姓名:常笑明
班级:NEV211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去向: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
【车院人名片】
无论风暴将我带向何处,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车院人荣誉】
1. 2021年汽车工程学院百生讲坛·演讲比赛一等奖;
2. 2022年汽车工程学院“书最美笔记,建优良学风”笔记评比三等奖;
3. 2022年“温党史忆初心,习校史担使命”优秀宣讲团·演讲比赛三等奖;
4. 2023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
5. 2023年湖北省第十四届“桃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6. 2022—2023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大学感悟】
回望四载春秋,青涩懵懂的新生时光犹在昨日,而今日的我已满载收获与成长。这段旅程并非坦途,却因每一次挑战与突破而熠熠生辉。
在服务集体中读懂“责任”的重量。
从大一竞选团支书时的忐忑,到四年后带领班级捧回“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奖牌,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始于肩上担起他人的期待。组织一场活动、调解一次矛盾、陪伴一名同学度过低谷……这些琐碎日常教会我,责任不是口号,而是深夜修改策划的坚持,是为同学解决问题后的那份踏实。当班级获评“青年大学习优胜班”“星光集体”时,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荣誉是三十余颗心紧紧相拥的温度。
在追逐理想中淬炼“坚持”的韧性。
备考研究生的三百多个日夜,是我对“孤勇”二字的亲历诠释。图书馆晨光未醒时的孤坐,模拟题反复挫败后的重振,机械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那些看似枯燥的重复,最终沉淀为复试考场上从容应答的底气。当收到华中农业大学录取通知时,我明白:所谓“上岸”,不过是无数个“再坚持一天”累积成的质变。这份韧劲,亦源于竞赛路上的磨砺——从挑战杯赛场上的激烈答辩,到数学建模鏖战72小时的团队协作,每一次“不可能”的突破,都在告诉我:心之所向,步履不息,终抵彼岸。
在躬身实践中收获“知行合一”的觉醒。
作为党员,我曾以为理论学习便是思想的标尺,直到走进四川调研红色文化发展现状,才真正读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作为导生,我原想传授经验予新生,却在倾听他们的困惑时,反被那份纯粹的热望所治愈。这些经历剥离了知识的“空中楼阁”,让我看见真实世界的复杂与生动,也更坚定了未来深耕智能农机的选择——科技不应是冰冷的参数,而应是泥土中生长出的希望。
四年间,得失交织,却无一虚度。那些为工作熬过的夜、为竞赛掉的发、为理想拼尽的力,都已熔铸成骨血里的从容与清醒。此刻站在毕业的路口,我满怀感恩:感恩师友的托举,让我敢于摘星;感恩挫折的馈赠,让我学会扎根。未来长路,我将以本科岁月为基,继续做一名坚定的“行者”——怀赤子心服务家国,持工匠精神钻研学问,在时代浪潮中踏出属于自己的足迹。
【青春寄语】
青春,是呼啸而过的风,是永不回头的河。身处其中,请务必用心感受它的每一寸温度与力量。那些看似平凡的课堂、喧闹的操场、奋笔疾书的夜晚、朋友间的嬉笑与倾诉,都是日后回忆里闪闪发光的珍珠。别让焦虑和浮躁模糊了此刻的美好。不要早早给自己设限。大胆尝试新事物,培养兴趣,探索未知的领域。失败和迷茫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更多可能的岔路口。青春最大的资本,就是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对他人真诚,更对自己真诚。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随波逐流,也不妄自菲薄。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更要认识并接纳那个独特的自己。爱知识,爱生活,爱值得爱的人。付出真心,也学会保护自己。那些纯粹的情感体验,是青春最动人的底色。少一点犹豫,多一点行动;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担当。用好奇驱动学习,用热情拥抱挑战,用行动书写属于你的精彩篇章。无论前路如何,愿你在青春的跑道上,跑得尽兴,活得炽热,让这段旅程成为你生命中最坚实、最闪亮的基石。未来可期,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