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年风雨兼程,12年砥砺奋进。12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接续奋斗,谱写了事业发展新篇章。在迎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特推出“成就巡礼”系列稿件,通过对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梳理,集中反映学校这12年来的发展变化。
学校科技工作围绕“汽车产业链”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机械、汽车、材料、控制等特色学科优势,将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学术梯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构建高水平、开放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大幅提升
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32项,项目计划总经费6049.10万元,到账总经费5420.52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省部级208项。签订横向课题 1209项,经费 22426.6万元。
纵向科研项目级别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连续获批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2018年学校联合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目前已经顺利通过验收,科研成果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中所起的示范作用和巨大价值。社会科学研究也迈出了新的步伐,2015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学校承担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子课题。
(二)科研成果数量质量迈上新台阶
学校共荣获各类科技奖励1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9项,市级科技奖励128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775项,其中发明107项,完成专利转让50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16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多篇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刊登发表。
罗永革团队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李志强主持制定的《车辆交换器用复合铝合金焊管》国家标准自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校首次制定国家标准。2013年,魏仁干团队主持承担的《以精益企业文化促进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研究》成果荣获湖北发展研究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2020年,朱炜、鞠清绘两位教授设计的文创产品喜获国际红点设计奖。这些成果为学校打上了“品牌烙印”。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新增获批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批建6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以基地为依托获得多项省市级立项及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了科研基地的作用。
2009年,我校牵头成立了“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1年,“汽车节能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正式立项建设;2012年,学校“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入驻湖北省大学科技园;2016年,“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2018年五年间,相继与企业成立了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020年,我校与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公司等14家企业合作共建的14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成功备案,获批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二;2021年1月,“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通过省科技厅备案,成为十堰市首家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汇集的新型研发机构。同时学校获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为深入参与军民融合项目做好准备。
(四)学术队伍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校级学科创新团队18个,形成了省、校、院三级科技创新团队的格局。钟毓宁、胡明茂教授受聘为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特聘专家。6名科技工作者入选十堰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战略团队”入选十堰市“双创战略团队”培育计划。
2009以来,全校共有536名教师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承担纵向科研项目的人数稳步增长,逐步形成了“老带新”的科研团队。青年教师正在成为学校科研项目承担的后备军和主力军。
(五)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学校深入开展“进工厂、下车间、入班组”活动,与东风旗下多家公司、地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行业内技术需求千余项,累计承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1209项,合同总经费22426.6万元,科研到账总经费13117.2万元。
2019年我校位居省内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含部属高校)第十三,省属高校第七,汉外省属高校第一。李志强教授团队研发的《汽车用铝合金高频焊管制造技术及装备》科技成果,由湖北仕达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揭榜成功并签订金额1470万的产学研合同,成为近年来合同金额最大的横向科研项目,是学校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新突破。
(六)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学校开展“围绕东风办学、服务汽车产业——汽院服务东风行”系列活动,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专家服务地方行”,出台《服务十堰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主动推进“校地企”全面合作。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学校组织专家团为十堰市科技扶贫工作建言献策;选派14名专家任十堰市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选派19名“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参与企业管理决策;2014年我校服务创业企业综合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六。多篇资政报告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采纳。
2019年10月,学校启动“双百行动”计划,组建30个团队,精准对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和120余家地方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开展以来,梳理企业需求近90份,协助51家企业与专家、中国工程院达成三方框架合作协议,建立9个技术研究所,31个企业研究室,与企业达成具体合作项目46项,合同总金额21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