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然

2024年07月22日 10:41  点击:[]


姓名:

吴浩然

学位:

博士

职称:

讲师

邮箱:

wuhaoran@huat.edu.cn


 

 

[ 个人基本情况

教育经历:

(1) 2016.092022.12,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博士

(2) 2018.122019.1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联合培养博士

(3) 2010.092013.06,武汉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4) 2006.092010.06,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自动化,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 2013.062016.07,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2) 2023.01至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

 

 

 

[ 主要研究方向

1.车辆动力学及控制;

2.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

3.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4.人机共驾控制权切换决策与绩效预测;

5.交通人因优化及人机交互。

 

 

[ 近五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

主持参与课题:

科研项目:

[1] 湖北省科技厅,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JCZRLH202501314, 人机共驾智能汽车驾驶模式切换决策方法研究, 10万元, 2025.01至今, 主持.

[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智能车人机共融协同控制及自学习方法研究,20万元,2023.06至今, 主持.

[3] 企业横向课题, 车架纵梁智能装配与高精度铆接数字化集成平台研发, 310万元, 2025.03至今,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人机共融的智能车驾驶协同认知与决策控制(编号:52172394),2022.01至今,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智能网联环境下互通交织区风险演变机理与路车协同干预方法(编号:52072290,  2021.012024.12,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驾驶行为特性及人机交互方法研究(编号:51775396),2018.012021.12,参与.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智能汽车环境精细感知、深度融合与动态建模方法(编号:U1764262),2018.012021.12,参与.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智能车个性化学习方法与行为决策模型研究(编号:61703319),2018.012020.12,参与.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不同人车路协同水平下的驾驶人工作负荷变化规律(编号:U1664262),2017.012020.12,参与.

教研项目:

[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师资培训,2024.04至今,主持

[2]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新工科建设项目, 特种车辆关键技术实践基地, 2025.01至今, 主持

[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级教研重点项目, 基于教赛融合的汽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24.03至今,主持

代表性论文、专利及著作:

论文:

[1] Wu Haoran, Wu Chaozhong, Lyu Nengchao, Li Jiannan. Does a faster takeover necessarily mean it is better?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urgency and takeover

-request lead time on takeover performance and safety[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22, 171: 106647. (SSCI检索, JCR Q1, 中科院1Top, IF: 6.376)

[2] 吴超仲, 吴浩然, 吕能超. 基于间接共享控制的智能车协同接管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22, 35(3):101-114. (EI检索)

[3] Wu Chaozhong, Wu Haoran, Lyu Nengchao, Zheng Mengfan. Take-over performance and safety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secondary tasks in conditionally automated driving[J]. IEEE Access, 2019, 7: 136924-136933. (SCI & SSCI检索, JCR Q1, IF: 3.745)

[4] 吴超仲, 吴浩然, 吕能超. 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的控制权切换与安全性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8, 18(6): 131-141. (EI检索)

[5] Wu Haoran, Li Yan, Wu Chaozhong, Ma Zheng, Zhou Haiying. A longitudinal minimum safety distance model based on driving intention and fuzzy reasoning[C]. 2017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and Safety (ICTIS). IEEE, 2017: 158-162. (EI检索)

[6] Yugang Wang, Nengchao Lyu, Chaozhong Wu, Zijun Du, Haoran Wu.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HMI on Drivers' Merging Performance in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Environment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 2024.198,107448. (SSCI检索, JCR Q1, 中科院1Top, IF: 6.376)

[7] Lyu Nengchao, Wang Yugang, Wu Chaozhong, Wu Haoran, Wen Jiaqiang. Exploring longitudinal driving behaviour on a freeway deceleration lane using field operational test data[J].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2021, 15(11): 1401-1413. (SCI检索, JCR Q3, IF: 2.568)

[8] 李珂, 韩同群, 杨正才, 高菲, 吴浩然. 基于驾驶人心理风险场模型的个性化换道决策方法[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23, 41(6): 32-41.

[9] 吕能超, 郑梦凡, 郝威, 吴超仲, 吴浩然. 基于客观风险感知特性的前向碰撞预警算法优化与标定[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 20(2): 172-183. (EI检索)

专利:

[1] 杨正才,孙天骏,高镇海,葛林鹤,吴桐,吴浩然,胡明茂,雷天龙,吴政均.LSTM轨迹预测的智能车辆换道决策方法及系统, 2023-11-10,中国, CN202311513403.1.( 发明专利)

[2]杨正才, 高镇海, 郭昊, 胡明茂, 吴桐, 吴浩然, 葛林鹤, 王豪吉, 张慧泉.一种基于膨胀椭圆层模型的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2023-8-11,中国, CN202311016843.6.( 发明专利)

[3]杨正才, 吴桐, 吴浩然, 高菲, 韩宗志, 胡明茂, 尹长城, 张慧泉.一种基于交通环境自适应网格化风险场的换道路径规划方法, 2023-7-5, 中国, CN202310821074.0.( 发明专利)

[4]吕能超, 郑梦凡, 吴浩然, 吴超仲, 段至诚, 谢练. 一种基于驾驶模拟器的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仿真测试系统,2018-3-21, 中国, CN201810233196.7.( 发明专利)

[5]吕能超, 郑梦凡, 吴浩然, 吴超仲, 段至诚, 谢练. 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可编程触摸屏的ADAS开发测试系统,2018-3-30, 中国, CN201810277637.3.( 发明专利)

[6]吕能超,王星,吴超仲,文家强,吴浩然,王玉刚.一种面向眼动仪前向视频的交通目标自动识别与匹配的方法, 2023.12.22; 中国, CN113139443B.( 发明专利)

荣誉与奖励:

[1] 商用车智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202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

[2]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2024.

[3]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2023.

 

 

关闭